為了更好的闡述LANG的使用情況,現以諸多案例中“某醫療器械公司”的工件為例總結如下:
1、工件加工內容
六面需要加工,典型的閥塊類工件,面加工,孔加工皆有。且孔與孔、孔與槽等都有位置度的要求,由于零件在醫療設備中使用,所以其表面粗糙度也是有要求的。
材料:黃銅HB59-1。
2、工件加工工藝的要求
“滿足六面加工和實現槽孔形位公差”,理想夾具應為一次裝夾實現5面加工。第6面加工,以傳統方法軟爪夾持清除一序硬爪夾持痕跡,完成余下加工要求。
“表面粗糙度要求”,實現此要求理想夾持是咬合夾持力小。但夾緊力小,工件易跑,所以在夾持方式上有所突破。
正在進行的加工實例
機床:型號DMG1035V帶第四軸擺動臺主軸SK40
擺臺尺寸:600*300mm
可裝夾工件+工件數量:2件/次
切削平均線速度參數:300m/min
班次:2班/天
3、加工效率對比
傳統工裝:
工序:為滿足加工,采用7道工序
裝夾時間:單個工裝裝夾時間10分鐘
完整單件所需時間:100分鐘
使用LANG夾具:
工序:2道工序滿足生產
裝夾時間:多個互用只要3分鐘
完整單件所需時間:70分鐘
此次效率對比僅用單機配套的試驗數據,就可計算出同樣時間使用LANG的工藝提高生產效率30%。
4、總結:使用LANG夾具前后比較
之前的加工方式:

為了實現夾持少,漏出更多可加工面,在虎鉗裝夾位置增加墊塊。每次更換零件需要調整墊塊增加裝夾時間,且由于安裝不便,如想加工到滿意的平面度平行度,止位的調整要花費很長的時間。
為了實現6個面都需要加工,實施時就需要多次停機拆卸裝夾工件,自身位置度變化,生產效率和工件形位公差不容易保證。
使用LANG后的加工效果:

LANG虎鉗3mm臺階,起到定位和夾緊的作用,且夾持剛性好,無振動。以最小的夾持面積實現孔、槽加工一次完成。最大限度保障了零件的精度要求。
使用“咬合式”夾持技術,實現小驅動力達到大的夾緊力。使相對較軟的有色金屬零件不易變形。

LANG夾持系統配合快換零點位系統實現4×90°分度,使得工件與夾持系統保持相對靜止,做到一次裝夾五面加工。